银川新闻网|这场活动,圆满落幕!
9月1日下午,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承办的“典赞・2025科普宁夏”年度揭晓盛典在银川成功举办。作为首个全国科普月宁夏的首日首场活动,“典赞·2025科普宁夏”年度揭晓盛典正式拉开了本月科普盛宴的序幕。活动通过黄河云视、银川发布、宁夏新闻网等平台进行网络视频直播,吸引20万+网友在线围观。
盛典现场星光熠熠,包括年度科普人物、年度科普团队、年度科普活动、年度科普作品四个类别的35个年度科普典范项目从357项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全方位展现宁夏科普事业蓬勃发展的丰硕成果。
自治区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单位领导和代表以及来自全区科普战线的各界精英、媒体记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属于宁夏科普人的荣耀时刻。
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科协的有力指导下,在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成员单位的协同支持下,自治区科协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推陈出新、攻坚克难”,让科普事业如塞上春潮般蒸蒸日上。“从知识普及到价值引领,从培育选树到品牌打造,自治区科协始终致力于链接科技工作者与社会公众,构建全域科普生态。”盛典以“星火・桥梁・宣言・力量”为叙事脉络,通过四个递进篇章,从个体奉献到群体协作,从知识传播到实践创新,立体呈现宁夏科普事业的生动图景。
“当东汉的张衡轻抚现代的相机
当少年举起望远镜观测星空
科学的薪火跨越千年依旧炽热。”
随着10秒星空主题片花的播放
第一篇章“科普的星火”正式开启
第一篇章:科普的星火——以个体之光点亮科学星河
情景剧中,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的虚影与现代少年小雨展开“时空对话”:小雨用手机长曝光拍摄星轨,向张衡展示“银带子般的星河”;张衡则以《灵宪》中“斗为帝车,运于中央”的记载,与小雨哼唱的《北斗七星》儿歌隔空呼应。这场“星图映古今”的对话,生动诠释了“科普星火代代传”的深意。
随后揭晓的“年度科普人物”榜单,正是这束星火的生动载体。
宁夏科技馆馆长张洁打造“馆、校、会、地、企”科教协同机制,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石嘴山市科技馆副馆长贾惠霞以科学家精神为“火种”,点亮孩子眼中的光;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副主任医师马晓将急诊知识化作守护公众生命的利器,让健康科普跨越山河;灵武市奶牛科技小院专家王炳科用9项专利点亮奶业“中国芯”,以“科研+科普”双轮驱动产业发展……10位科普人物来自教育、医疗、农业、文旅等多个领域,他们用坚守与创新,诠释着“科普为人人”的初心。
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揭晓名单
作为“三长”代表,大武口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员赵金霞在现场分享了基层科普心得:“农业科普要靠‘耐心、细心、恒心’,我们牵头成立农业科技学会,把秸秆反应堆、蚯蚓生物技术等成果送到田间地头,看到农民增收,就是最幸福的事。”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基层科普工作者的心声。
“从纸墨图谱到光影动画,桥梁材质虽异
能让知识过河的,便是好桥。”
北宋药物学家苏颂在灯光下的感叹
揭开了第二篇章“科普的桥梁”的序幕
第二篇章:科普的桥梁——以作品之力架起知识通途
剧中,苏颂手持《本草图经》卷轴,与用AR笔描绘甘草根须、拼装水运仪象台模型的孩子们相遇:孩子们用手机扫描甘草叶即可显示“味甘,平,无毒”的古籍记载,用短视频三分钟讲清“松脂化琥珀”原理,让苏颂惊叹“现代科普竟如此鲜活”。
这份“鲜活”在年度科普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宁夏科技馆创作的科普短视频《中国科学家故事——“我愿意”王承书》,以影视化叙事展现物理学家隐姓埋名的报国情怀;宁夏应急宣传教育中心的《“人人讲安全 个个会应急”系列科普视频》,用“实景+动画”拆解安全隐患;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科普剧《健康要放在第一位》,以音乐剧形式倡导健康生活理念;宁夏体育科学技术中心张富宏的《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读本》,为孩子体质健康保驾护航;银川市气象局杨婧的科普文章《腾格里的沙为什么在沙坡头越不过黄河》,用30年风频数据解码自然奇迹。5部作品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真正架起了科学与公众之间的“科普之桥”。
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揭晓名单
“从一人之勇到众人接力
火箭焰色未变,初心始终滚烫。”
元末明初“世界航天第一人”万户
与当代航天少年的时空对话
为第三篇章“科普的宣言”注入精神力量
剧中
万户看着孩子们用VR设备“亲历”火箭发射
感慨“千年飞天梦,今朝众人同”
这份“众人同梦”的协作精神
正是年度科普团队的真实写照
第三篇章:科普的宣言——以团队之智铸就协作长城
宁夏自然资源科技志愿服务队创新“1+1+5+N”模式,深耕自然资源科普沃土;“塞上生态美”志愿服务队以科普之力助推生态文明建设;银川科技学院“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队聚焦新能源与数字智能领域开展科学普及,助力构建全民参与的绿色低碳生活新生态;宁夏医院协会健康科普专家委员会将医学知识化作“医者仁心”;平罗县科技馆辅导员团队让科普走进乡村学校;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科普创作团队用 500部作品收获260万关注;灵武市“追光”宣讲团让让更多的群众走近科学家、认识科学家、了解科学家;海原县农技协联合会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贺兰瓜菜科技小院团队用智慧书写了农业绿色高效发展暖心篇章;盐池县农业技术学会以“培训+实践+服务”让科技兴农落地生根。
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揭晓名单
贺兰瓜菜科技小院首席专家张雪艳现场分享了团队故事:“我们扎根田间,既攻克萝卜、草莓等作物的‘卡脖子’问题,又培育‘新农人’,5项成果转化、9项科技登记,让技术覆盖宁夏多地瓜菜主产区。”展现了 “科技小院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让孩子们亲手做、亲眼见
这才是让手艺真正活下来的力量。”
隋代赵州桥建造者李春与主持人的跨时空对话
道出了科普活动的核心价值
第四篇章“科普的力量”揭晓的10项年度活动
正是这股力量的生动实践
第四篇章:科普的力量——以活动之效点燃科学热情
宁夏市场监管厅食品安全科普活动“五进”基层,让安心装满“菜篮子”;宁夏政协“科普讲堂”发挥委员人才优势,助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全区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大赛让防灾意识深入人心;应急科普讲解大赛让安全知识“听得进、学得会、用得上”;首届宁夏科普嘉年华搭建科普资源集中展示平台;西夏区同安苑社区科普馆让科学知识全方位渗透居民生活;贺兰山岩画“岩语古今・科普+”活动拓展“科普+旅游”“科普+教育”“科普+环保”多元化实践;“艾齿超人”口腔游园开发科普游戏寓教于乐;固原市科技馆“科普过大年”让年味里飘着科学香;同心县“中核杯” 机器人大赛为青少年点亮科技梦想。每项活动都以“有意义+有意思”的创新形式,让科学成为公众热爱的生活模样。
扫描上方二维码查看揭晓名单
盛典现场,科普情景剧《麦草方格的跨国接力》感人至深:退休治沙专家唐希明与乌兹别克斯坦学员艾力分享治沙经验,中科院研究员林岚带来耐盐蓝藻菌种,新一代电动植苗机与老“干”字杵的对话,展现宁夏治沙技术从守护包兰铁路到惠及72个国家的跨越。尾声处,歌伴舞《祖国不会忘记》悠扬响起,全场共同向科普工作者致敬——“你们的付出,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此次盛典
不仅是对宁夏科普成果的集中检阅
更是对全社会参与科普事业的再动员
自治区科协
将以“典赞・科普宁夏”为抓手
持续擦亮“科普宁夏”品牌
让科普星火照亮塞上大地
为宁夏科技自立自强与高质量发展
注入不竭动力
(来源:银川新闻网 2025年9月2日)